半导体照明
HOME
半导体照明
正文内容
司马光通讯 司马光一生干了两件大事,一件名垂千古,另一件后人指责堪比秦桧
发布时间 : 2025-04-19
作者 : 小编
访问数量 : 23
扫码分享至微信

司马光一生干了两件大事,一件名垂千古,另一件后人指责堪比秦桧

司马光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人物之一,虽然很多人都是因为“司马光砸缸”的事迹而得知了这个名字,但真正让司马光名垂青史的事情却与“砸缸”没半毛钱关系。

司马光二十岁就高中进士,这也证明了这位昔日“砸缸”神童确有不同常人的聪明才智。在此后的数十年的官场生涯中,司马光凭借渊博学识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而获得了皇帝的重视,他的职务也稳步提升,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御史中丞,相当于现在的中纪委一把手。

不过,这期间的司马光虽然已步入了北宋名臣的行列,但与那些名垂青史的历史大人物比起来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真正让司马光的名字在史册上熠熠生辉的原因是由于他在晚年的时候编写了一部“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的著作,那便是被后人誉为“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的《资治通鉴》。司马光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人物榜上的顶级“大V”,与编写《史记》的司马迁合称为“千古两司马”。

司马光共活了68岁,他虽少年成名,但他一生所干的大事都是在晚年的时候做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有两件,一件是编著使他名垂千古的《资治通鉴》;另一件则使他备受后世争议,甚至有后人指责司马光在这件事情上的所作所为堪比秦桧,那就是主持废除了“王安石变法”。下面夜读史书就来和大家重点聊聊让司马光废除新法这件事。

司马光与王安石早年曾是好友,后来两人因“三观”不合,遂化友为敌。王安石主张通过一系列变法,让大宋王朝重新强大起来。司马光则坚决反对变法,认为剧烈变革将动摇大宋的统治根基。从总体上来说,变法损害的是士大夫阶层的利益,而让广大百姓普遍受益。可司马光等“保守派”认为皇帝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不是与平民百姓,所以不该严重侵害士大夫们的利益。

当时的皇帝宋神宗是一位有积极进取心的帝王,他不希望自己的一生也像祖辈那样碌碌无为,守着现有江山混日子。因此宋神宗采纳了王安石的建议,开启了北宋历史上最大一场社会变革——王安石变法。司马光等“保守派”则悉数被安排到西京洛阳去养老,司马光也正是在这段养老岁月里写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残稿

元丰八年(1085年),38岁的宋神宗英年早逝。皇太子赵煦继承皇位,史称宋哲宗。哲宗即位时刚满十岁,因此国家大权其实掌握在他的祖母、太皇太后高滔滔手中。

早在宋神宗生前,高太后就对变法有强烈抵触情绪。宋神宗驾崩后,她立即下懿旨将司马光从洛阳请回京师开封,并任命司马光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宰相)。高太皇太后和司马光两人都是变法的强烈反对者,因此他们掌权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废除新法,恢复旧制。在这一“开倒车”的过程中,司马光的许多行为都是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的。

王安石(左)、司马光(右)

“王安石变法”当初在推行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因激进而产生过多负面影响,采取了稳步推进的方式。可是司马光在废除新法的时候却要求立即完成由新到旧的转型,几乎不留缓冲时间。比如新法中的“免役法”当初宋神宗与王安石花了两年时间去推广,可是司马光却要求全国上下在5天时间内废除“免役法”,恢复原先的“募役法”。姑且不论新法旧法哪种更好,仅仅从就事论事的角度来说,在当时的交通、通讯条件下,在5天时间就要求将一件关乎国计民生的法令彻底更换,这显然是一件疯狂的举动。由此造成的混乱局面司马光是看不到了(因为他在入主中枢后仅一年就去世了),但对大宋王朝产生的负面影响却极为深远。

司马光画像

不过,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司马光废除新法运动轰轰烈烈展开后,好消息马上就传到了他的耳边。开封府尹蔡京同志在5日内完成了开封及周边州县的“免役法”废除工作。在这里要简单介绍下蔡京的身份,他的弟弟蔡卞是王安石的女婿,所以他也算是王安石的近亲,历来被人当成是“变法派”的骨干成员。可是眼下“变法派”刚刚被打倒,蔡京就立马向“保守派”首脑司马光递交了投名状,这种行径与汉奸、走狗、卖国贼有什么区别?

更让人无语的是,司马光不仅不鄙视蔡京这种轻易变节的小人,反而将他树立成是废新复旧的标杆人物,予以高度表扬,并将蔡京的名字列入重点培养干部名单。数十年后,蔡京成了北宋“六贼之首”,司马光当年的栽培之恩“功不可没”。

除了在废除新法方面急不可耐之外,司马光还一心想要抹去王安石取得的所有成就。“王安石变法”期间,北宋军事实力大增,王安石手下的名将王韶取得了“熙河开边”,为北宋版图拓边二千余里的辉煌成就。后来北宋又趁西夏内乱之际,答应夏惠宗的请求,出兵征讨西夏。这次战争由于宋神宗在主帅人选任用上出现严重失误,结果导致宋军先胜后败,惨淡收场。但北宋也收复了安疆、葭芦、浮图、米脂等原先被西夏人占据的领土。

司马光主政后本着王安石取得的成就都要否定的原则,下令把北宋将士们浴血拼杀夺回的安疆、葭芦、浮图、米脂等地全部归还给西夏,并恢复每年对西夏的“赏赐”。司马光对此作出的解释是,咱们当初答应过人家夏惠宗是出兵帮忙解决内乱的,可是咱们搂草打兔子顺便占了人家一些地盘,这样做太不厚道了,所以现在归还给人家,宋夏友好万岁。夜读史书认为,无论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是多大的成绩,可在这件事情上,他干得跟一个老混蛋毫无二致。

送完了安疆、葭芦、浮图、米脂四寨后,司马光觉得还不过瘾,打算将“熙河开边”取得的二千余里疆土也拱手让给西夏。这时终于有人忍不住了,熙河当年是吐蕃人的地盘,你司马光要还给西夏,是不是脑袋被驴踢了?看到下面的人群情激昂,司马光这才取消了把熙河也送出的念头。

在将“王安石变法”敲打得支离破碎,留下一个百废却未兴的大宋王朝后,司马光的人生也完成了使命。元祐元年(1086年)10月11日,司马光去世,终年68岁。为了表彰其生前的功绩,以高太皇太后为首的北宋朝廷追赠司马光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

司马光死后不久,混乱的大宋朝廷开始陷入激烈的党争内斗之中,国力每况愈下,直至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无疑是一件利在千秋的伟业,然而他晚年对废除变法的种种近乎丧心病狂举动却给他的人生涂上了难以抹去的阴影。后世有人将司马光废除新法的行为比作后来南宋时期的秦桧,这种说法固然有点夸张。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司马光给北宋造成的长远危害与秦桧对南宋造成的危害比起来,也确实难说哪个更胜一筹。

参考文献:《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

王安石和死敌司马光的一个共同嗜好

《山庄图页》宋 局部

01

宋史奸臣传的几个福建人

北宋最有名的政治家王安石晚年归隐江宁钟山,读书著作,不问政事。

每每在山路上独行,自言自语,手在空中反复画写着“福建子”三字。

据说是指福建(莆田)人吕惠卿,恨为惠卿所陷害,又悔为惠卿所误。

熙宁变法,王安石是总指挥,时人称为孔子;

吕惠卿是急先锋,时人称为颜回,一对圣人师徒嘛。

俩人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推行了一大批新法,引起大宋大变革,也引起新旧两党你死我活的斗争。

后期吕惠卿当政,为阻止王安石回来威胁到他的地位,百计打压。

甚至拿出当年王安石与自己的通信中“无使上知”——不要让皇上知道——的字句,让王安石彻底失去皇帝的信任,也让吕惠卿自己彻底成为一个告密小人,为士大夫所不齿。

王安石虚空写字这一幕,可以说是大宋朝期间,中原士大夫对南方人特别是福建人存在敌意的偏见之缩影。

整个宋朝,总有各种关于福建人不坦荡,善于搞阴谋诡计的故事在坊间流行。

“福建子”不是王安石的独创,是整个宋朝,外省人对福建人的蔑称。

吕惠卿同学所为也的确不厚道。

老早前,以古董出名的司马光就对王安石说:小吕福建人,一朝得志,对你不利。

王安石当然嗤之以鼻:谁不知道司马十二对南方人不地道。

有一回王安石和吕惠卿在家里谈事,悠悠笛声后院传来。

老王知道是弟弟王安国在捣蛋,派人过去说:“愿学士远郑声。”

不要再沉迷这种靡靡之音喽!

料不着王安国让人带回一句话:“愿相公远佞人。”

老哥你离小人远点!吕惠卿气得吐血。

后来得志,把王安国往死里整。

章惇(字子厚),浦城人,是新党中的又一个代表。

年轻时和苏轼(子瞻)是好哥们,一起游山。

一独木桥下临深渊,对面是一绝壁,章惇说,子瞻,咱们到对面去留个字?

苏轼吐吐舌头:“我不敢。”

章惇从容不迫地走到对面,挥笔写下:章惇、苏轼到此一游!再施施然回来。

苏轼拍着章惇的背说:“子厚啊,你以后一定会杀人。”

不把自己的性命放心上的人,当然更不会再乎别人的性命。

最后两个好朋友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

新党章惇曾被旧党打压得非常狼狈,重新掌权后,对旧党的报复也毫不容情。

他把苏轼远远地发到天涯海角——海南儋州,因为苏轼字子瞻。

同时把苏辙(子由)发到雷州,黄庭坚(鲁直)发到宜州。

不但惩罚你,还用你的字来定你发配的地方,就是要玩死你!

——心态很阴暗。

还有几个赫赫有名的大人物,蔡确、蔡京等等,在宋史奸臣传上,居然六七个都是福建人。

这个大宋朝的福建官员,怎么这么不受人待见?

02

传统上对南方人的歧视

为什么中原的士大夫认为福建人阴险狡诈呢?

这和宋朝立国以来的道德习惯、文化传统有关。

宋朝立国之初,据说有一块石碑,写着宋太祖赵匡胤的话:南方人不得为相。

宋初有名的才子晏殊江西人,七岁就被宋真宗召见,陕西人寇准非常不喜欢南方人,打着呵呵说:可惜啊,小晏是江外人(南方人)。

真宗实在看不下去,怼了一句:“张九龄不也是江外人啊?”

老张可是大唐的名相。

真宗朝有一期状元在山东人蔡齐和江西人萧贯之间摇摆。

寇准大力替北方站台,对皇帝说:“南方那种地方,不能有太多人成为士子之冠!”

硬是把状元争给了小蔡。

逢人就得意洋洋地吹嘘:“我又为中原争了一个状元!”

寇老西是个典型,司马光更是个死硬北方派。

神宗朝时,司马光上奏章:

闽人狡险,楚人轻易。今二相皆闽人,二参政皆楚人。必将援引乡党之士,充塞朝廷,风俗何以更得淳厚?

宰相是建阳人陈升之、泉州人曾公亮,副相是江西人王安石、湖北人唐介。

其实这四个人的官声都很好,能力也不差,但司马大牛就因为地域偏见,直接下定义了。

按司马光的说法,这些南方人狡猾又大胆轻率,拉帮结派,喜欢出风头,他们当政,这风气就每况愈下喽!

老司马最恨福建人,他和王安石争议,批评老王:心术似福州人!看看,直接把福建人定义为坏心眼。

为南方人争得第一个宰相的是江西人王钦若,他被北方人王旦、寇准等人压制了很久,王旦眼看挡不住钦若上升的路,拿出了太祖皇帝的遗训:南方人不得出任大宋的宰相!

又把钦若拦了十年。

最终王钦若是当了宰相,但他的历史定位也不好,品德低劣,不算“奸臣”的话,也属于佞人的行列。

福建人的上进之路更难。

开闽第一进士是唐朝的薛令之,终唐一世,进士屈指可数。

唐末的欧阳詹上京城,说到了浙江,就见不着福建人了,到了湖北,江东一带的人少见了,过了长江,南方人也少了,到了长安,几年内听不到一句乡音哟!

因为当时的福建,就是穷乡僻壤,文化的荒原。

北方中原厚重的文化传承,对这门里一条虫就很看不上眼,闽越是一个未开化的地方嘛!

这个就如英国人看不起美国人一样,你们那个地方,还生吃牛肉吧?

03

两宋福建经济文化的崛起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宋朝初年,江南经济大发展,成为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所在。

福建也在其中崛起。

一者是北方时有战争,闽中百来年不见刀兵,普通老百姓出生到白头没见过打仗,人口稳定增长。

长期社会安定,环境允许,有条件办学兴学。

二者福建经济大发展,许多指标都位列全面前茅,比如银矿产量居全国第一。

其特产荔枝、龙眼等许多都是抢手货,荔枝东京街头就有卖。

蔡襄抱怨说福州人都吃不到好荔枝了,荔枝苗全被外商包订,果实成熟后都拿船装走,远销北方乃至西夏。

盐、茶、海上贸易都是福建的强项,加上兴修水利、鼓励农桑等措施,福建迅速富欲,也有能力加强教育事业的投入。

两宋,福建的官办学校和私立学校雨后春笋般遍布八闽。

福州城学风兴盛,有诗为证:

路逢十客九青衿,半是同窗旧弟兄;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

蔡襄同学说,年轻人不读书,大家看不起。

好人家的子弟交往的是书生,研究的是儒学。

大环境越来越好,出人才就是必然的事了。

两宋300多年时间,福建出了进士5900多人,按人口比例,居全国之冠。

并且出了十九位状元!

这是福建历史上最牛的时节,之前比不上中原,明清比不上浙江江苏。

进士成倍成倍地出现,进入仕途,就形成闽人这一势力范围。

与传统的洛党、川党等等相抗衡,有了一席之地,有了话语权,自然就引起争斗。

越到中后期,北方士子越是全面败退。

宋神宗元丰年间,北方进士的比例不足百分之一。

这让原来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的北方士大夫集团非常难堪,非常恼火。

司马光提出:科考要按每个省的人口比例分配名额,保证北方士子入围。

江西人欧阳修反对:科考本来就是“糊卷”,只有评完卷子,才知道是哪里人。

这才是唯才是举的正确方式!

王安石支持欧阳修,他当政时,就全国统一考;

但司马光后来当政,就采取分省考试,确保北方士子占一席之地。

南北双方的斗争,早就在暗地里进行中。

到了王安石变法,全面爆发。

04

新旧党派的斗争

王安石变法,新党基本都是南方人。

吕惠卿、章惇、蔡确、蔡京这批福建人,是主力军,全是重量级人物,推动着改革,也就与代表旧党的北方士大夫:司马光、富弼、文彦博等之间矛盾越来越深,最终变成了你死我活的政党之争。

拿两个诗案来看看,就一目了然了。

元丰二年(1079),“乌台诗案”发生,新党舒亶等人欲置苏轼于死地。

宰相王珪对神宗皇帝说:“苏轼对陛下有不臣之心。”

神宗不以为然:“苏轼有过错,但不至于这样吧?”

王珪举例苏轼的诗《桧》:

根至九泉不曲处,岁寒唯有蛰龙知。

来说事。

龙本飞天神物,老苏却要到九泉地下去找,这为是诅咒皇上吗?

章惇在傍,反对说:“龙并不一定指君主,有时也指大臣。”

神宗说:“对啊,诸葛亮不是‘卧龙’嘛!这是诗人写诗,他歌咏桧树而已,和我有什么相干?”

王珪语塞。

和章惇一起下朝,老章问:“相公你为什么这样说,这是要灭了苏家嘛!”

王珪其实是个好好先生,人称“三旨宰相”——“取圣旨、领圣旨、已得圣旨。”

听领导的话就行。

半天才应道:“这是舒亶说的。”

章惇冷笑道:“舒亶的口水,也可以吃?”

王珪大红脸。

王安石也替苏轼说话:“哪里有盛世杀天下大才的道理?”

最终苏轼逃过一难,下放黄州为团练副使。

事件中,新党对旧党的打击面不大,王安石、章惇等人也为救大苏出力。

离开东京开封的旧党大佬文彦博、司马光、富弼等在西京洛阳过着歌舞升平的悠哉生活。

元佑元年(1086),神宗去世,十岁的儿子继位,是为哲宗,由高太后垂帘听政。

高太后重新启用司马光等旧党,新党全面被贬,凡是新党赞成的,旧党就反对。

其领袖人物蔡确的遭遇,就是党争愈演愈烈的写照。

蔡确被罢相,贬至安州,游车盖亭,写了十首绝句。

被旧党抓住辫子,攻击蔡确的诗中讽刺高太后有武则天的野心,对新党开展全面性的清算。

打击面之广,打击力度之强,都是前所未有的。

史称“车盖亭诗案”。

蔡确一路被贬,最后贬到新州这号称“人间地狱”,最为边远的地方。

这相当于就要整死他。

旧党范纯仁、吕大防等人也觉得过分了,以蔡确母亲年老为由,请高太后把老蔡改贬近点的州。

没想到太后痛恨蔡确,说出:“山可移,此州不可移。”

这样的硬话。

范、吕大为叹息,说:“岭南的路几十年没人去,都长满荆棘了,这一回再次开路,只怕将来我们也免不了走一回的命运喽!”

——党争已进入白热化。

新党人物全部被贬到远方。

蔡确居然死于新州,这是北宋宰相级的人物被贬岭南的第四人——寇准、卢多逊、丁谓、蔡确。

新旧党争已经到了不论主张对不对,只要是对方做的事,我方一定要全面搞跨他的地步。

数年后,高太后去世,哲宗皇帝亲政,又全面恢复新法,再启用新党。

这些年新党人士受的委曲,遭的罪,让他们的反扑更加不留情。

新党主力军福建人,就与旧党主力北方人结下了再也解不开的仇。

终宋一世,福建人成了第一地域黑的对象。

李公麟《五马图》局部

05

有关福建人的几个小故事

北宋画家李公麟有幅画《贤已图》。

画的是一群人在掷骰子,数人紧张环立,一人盯着碗里的骰子,张大嘴巴在叫——五个定格的骰子是都是六,最后一个还在转,显然在叫一个“六”。

苏东坡仔细欣赏后,对大家说:“老李画中叫的这个是福建人!”

大伙儿全蒙圈:哪看出福建人?

苏东坡说:“其他省的话,‘六’字全是闭口音。

只有闽音,‘六’的发音是开口音,你们看老李画上那人,张大嘴巴在叫‘六’字,不是福建人是哪里人?”

大家哄堂大笑。

看得出,大家总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找福建人的笑话。

有一年大宋征召德高望重的隐士,河南推荐著名学者邵雍,老邵不去。

临时换了个人,叫黄景。

黄景是生活在河南的福建人,到了京城,点名,黄景同学大声自我介绍,一口闽音。

长官们都不很高兴,怎么河南派了个福建人来?

其实直到现在,福建人的普通话,还是大家的笑料。

以上故事还有点善意的话,到后来就渐渐变味了。

据说到了宋金开战,大宋名将韩世忠把金兀术困在黄天荡,眼看着金人就要完蛋。

金兀术出高价求援,有个福建人给他出了个主意:派兵连夜把黄天荡的旧河道挖通三十里,逃了出去。

到这个地步,福建人就被演化成恶的象征。

看来地域黑从来都存在,大宋朝被黑的最彻底的,就是福建人。

当然也有人讲公道话。

南宋时朝廷打算派人到四川任总指挥,宋高宗问宰相王淮谁去?

老王举荐福建人留正。

高宗随口就说:“这不是福建人吗?”

王淮说:“选用人才,应该包揽天下四海。福建人不只有章惇、吕惠卿,也有曾公亮,苏颂、蔡襄嘛!江浙人才好的多,不也有丁谓、王钦若吗?”

这才是正道嘛!

哪儿没有坏蛋,哪儿没有好人?

相关问答

网络工程毕业之后一般做什么?近几年的就业率和收入怎么样,能...

目前计算机就业非常难,这是有目共睹的,究其原因只有一个,学的人太多了,网络更甚。一是网络门坎太低,随便一个高中生,考个华为思科认证就可以随便进...

言的意思是什么?

言者所以在意。——《庄子·外物》具言所闻。——晋·陶渊明《桃花源记》趋机而言。——《后汉书·列女传》言于李??。——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历史上被黑的最惨,难以翻案的人或事是什么?

刘禅,小名叫做“阿斗”。刘禅是刘备的嫡长子。刘禅也是三国时期在蜀汉之中,继刘备之后的第二任皇帝。说起刘禅我们最先想到的是那句“扶不起的阿斗”,印象中的...

信阳什么时间解放

[回答]历史沿革建国前西周至春秋时期,[7]信阳境内分封有申、息、弦、黄、江、蒋、蓼等侯国。申国(姜姓),都城在今南阳市北,其疆域后来扩展至今平桥...

唐太宗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统一全国,建立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战国后期,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秦王嬴政通过争战,不断兼其余六国的土地,并最终於西元前221年,灭掉东方...

日本历史名人介绍

【查为仁】(1695~1749)清代诗人。字心谷,号莲坡,又号莲坡居士。天津人。出身书香门第,其父曾建查氏园林别墅水西庄。查为仁于此广置图书金石鼎彝,结...

民间有个信贷形式叫倒会,其中有个概念叫买会,这个买会是怎...

[回答]民间借贷活跃的成因:1、社会传统的渊源。民间借贷是最早出现的信用形式,它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并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我国的民间借...

如果把皇后们拉进一个微信群,她们会聊些什么呢?

这个问题有点穿越时空的感觉,不过还是蛮有意思的,值得去探讨!女人相对比较爱聊天,各种娱乐、八卦、影视、美食成为她们的“谈资”,而QQ、微信、陌陌等即时通...

河南省概况-汇财吧专业问答test

[回答]2.1.1自然地理南阳市位于河南省的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东临河南省驻马店市和信阳市,南接湖北省的襄樊市和郧阳地区,西与陕西省商洛地区相...

谈成为背后的文化观念(对父母。老师。妇女。帝王的称谓等不少...

从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看男人的地位1良人古时叫丈夫"良人",好听吧!从中我们不难看到古代丈夫们光辉高大的形象,估计那时的男人们是说有贪污腐败,泡...

 刘庆成  迷香晚礼服 
王经理: 180-0000-0000(微信同号)
10086@qq.com
北京海淀区西三旗街道国际大厦08A座
©2025  上海羊羽卓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  程序由Z-BlogPHP强力驱动
网站首页
电话咨询
微信号

QQ

在线咨询真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服务

热线

188-0000-0000
专属服务热线

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微信交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