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烽火报警的速度究竟有多快?一昼夜居然达7000里
古代烽火报警的速度究竟有多快?一昼夜居然达7000里
世人皆知长城连绵万里,却不知长城上还有一套神奇的通讯系统。在那个没有电话、没有互联网的年代,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在茫茫戈壁、巍峨山川间传递军情的呢?答案就是烽火台。烽火台不仅是军事防御工事,更是古代最快速的通讯方式。但你可知道,这看似原始的通讯方式,其传递速度之快,足以让现代人惊叹不已。那么,烽火传递的速度究竟有多快?为何能在一昼夜之间传遍七千里?烽火台又是如何运作的?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尘封已久的军事秘密。
烽火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据《周礼·大司马》记载:"烽火,昼则燔草,夜则燔木,以戒边邑。"这是最早关于烽火台的文字记载,揭示了烽火台最初的功能:警戒边境。
在西周时期,烽火台的结构还相对简单。它们通常是在高地上堆积土石,形成一个简易的台座。台座上放置可燃物,需要传递信息时就点燃这些物品。这种原始的烽火台虽然简陋,但已经体现出了远程通讯的雏形。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各国间战争的频繁,烽火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这个时期,烽火台的设计和使用都有了显著的进步。例如,在《墨子·备城门》中就详细描述了如何利用烽火台进行防御:"具烽火,修亭传,候见敌至,举烽火。昼举烟,夜举火,以警城中。"这表明当时的烽火台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警报系统。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防御匈奴的入侵,开始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工程。与此同时,烽火台系统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秦朝在长城沿线修建了数以千计的烽火台,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的通讯网络。这个网络不仅用于军事防御,还被用来传递政令和重要信息。
到了汉代,烽火台系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匈奴的防御,进一步完善了烽火台系统。根据出土的汉简记载,当时的烽火信号已经非常复杂,可以传递多种不同的信息。例如,敌人的数量、距离、行进方向等都可以通过不同的烽火组合来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汉代的烽火台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信号塔。每个烽火台都配备了专门的守卫人员,称为"燧卒"。这些燧卒不仅负责观察敌情和传递信号,还要维护烽火台的设施,准备燃料等。他们的工作是枯燥而艰苦的,但却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随着时间的推移,烽火台的技术不断进步。到了唐宋时期,烽火台的设计更加精密,材料也更加多样化。例如,有些烽火台开始使用石材建造,这使得它们更加坚固耐用。同时,信号传递的方式也更加丰富,除了传统的烟火信号,还开始使用旗帜、鼓声等辅助手段。
烽火台的发展史,是中国古代军事科技和通讯技术发展的缩影。从最初的简陋土台,到后来的复杂信号系统,烽火台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进步。它不仅是一种军事设施,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体现了我们祖先面对外敌入侵时的机智和勇气。
烽火信号系统是古代军事通讯的精髓,其复杂程度远超现代人的想象。这套系统不仅包括了多种信号类型,还涉及复杂的组合方式,堪称古代的"密码学"。
首先,我们来看"烽"这种信号。"烽"主要用于白天传递信息,其核心是利用火光和烟雾。在阳光下,火焰本身并不明显,因此古人巧妙地利用了烟雾。他们会在烽火台上燃烧特制的燃料,产生浓密的烟柱。这些燃料通常是混合了草料、木材和动物粪便的混合物,能产生持续而明显的烟雾。
有趣的是,不同的烽火台会使用不同颜色的烟雾。例如,在西汉时期,边塞地区的烽火台会使用白色烟雾表示小股敌人,黑色烟雾表示大股敌人。这种颜色编码系统使得信息传递更加精确。
与"烽"相对应的是"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狼烟"。"燧"同样用于白天,但主要在远距离传递信息时使用。燧的特点是能产生大量浓烟,即使在数十里外也能看到。据史料记载,在汉代,一些重要的边塞烽火台甚至会储备大量干燥的狼粪,因为狼粪燃烧时能产生特别浓密的烟雾。
夜间的信号传递主要依靠火光。最常见的是"苣火",这是一种特制的火把,能产生明亮而持久的火焰。苣火通常由燧卒手持或固定在烽火台顶部。有趣的是,苣火的数量和排列方式都有特定含义。例如,在唐代,三支竖直排列的苣火表示敌军主力接近,而两支交叉的苣火则意味着己方需要增援。
除了这些基本信号,还有一种称为"积薪"的信号方式。这是在烽火台附近堆积大量干燥的木柴,需要时一次性点燃。积薪能产生巨大的火光和烟柱,通常用于传递特别紧急或重要的信息。
然而,仅仅依靠这些单一的信号还不足以传递复杂的军情。因此,古人发明了信号组合的方法,这些组合构成了真正的军事密码。例如,在西汉时期,边塞地区就有一套复杂的信号组合系统。根据出土的简牍记载,当时的烽火信号分为五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敌情。
最低级别的警报可能只需要一支苣火和一堆积薪,而最高级别的警报则可能需要多次重复的烽、燧、苣火和积薪的组合。这种系统不仅能传递敌人的数量,还能表示敌人的行进方向和速度。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些信号组合还会根据季节和时间而变化。例如,在夏季,由于日照时间长,白天的信号会更加复杂,而冬季则相反。这种灵活性确保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值得一提的是,烽火信号的解读是一项高度机密的工作。通常只有烽火台的长官才掌握完整的密码本。普通的燧卒只负责按照指令发出信号,而不知道信号的具体含义。这种做法有效地防止了军事机密的泄露。
随着时代的发展,烽火信号系统也在不断演变。到了明朝,除了传统的烟火信号,还引入了旗帜和炮声作为辅助。这进一步增加了信息传递的复杂性和准确性。
烽火信号系统的复杂性和精密度,充分展示了古人的智慧。它不仅是一种通讯方式,更是一门艺术,一门需要长期训练和丰富经验才能掌握的技能。这套系统在中国的军事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保卫国家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烽火台的建造是一项复杂而精密的工程,涉及选址、设计、施工等多个环节。古人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建造体系。
选址是烽火台建造的首要步骤,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古人在选择烽火台位置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是地形高度,烽火台通常建在山顶或高地上,以确保视野开阔,信号传递顺畅。其次是地理位置,烽火台需要与相邻的烽火台保持视线可及,同时还要考虑与军事要塞、城池的距离。最后是地质条件,烽火台的地基必须稳固,能够承受长期风吹雨打。
在汉代,选址工作通常由专门的"望楼使"负责。这些官员会亲自实地勘察,绘制地形图,并进行多次测试,确保烽火台之间的信号传递无障碍。有趣的是,有些地方还流传着"望楼使"用特殊方法选址的传说。例如,在陕西某地,据说古代的望楼使会在夜间登高点燃火把,如果火光能被远处的同伴看到,就证明这个位置适合建造烽火台。
烽火台的建筑结构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变。最早的烽火台可能只是简单的土台,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复杂的建筑群。以明代的烽火台为例,一个标准的烽火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首先是台基,这是整个烽火台的根基,通常由夯实的土石构成,有些地方还会用砖石加固。台基的高度和面积根据地形和重要性而定,一般高3至5米,面积可达数百平方米。
其次是烽火楼,这是烽火台的主体建筑,通常为二层或三层楼阁式结构。楼的底层用于储存燃料和其他物资,上层则是瞭望和发信的场所。烽火楼的墙体多用砖石砌筑,以增强防御能力。
在烽火楼的顶部,还设有平台,这是点燃烽火的主要场所。平台四周通常有矮墙环绕,既可以防风,又可以作为简单的防御工事。有些重要的烽火台,平台上还会建造小型的亭子,用于存放紧急情况下使用的信号器材。
除了主体建筑,烽火台周围还会有一些附属设施。例如,储水池用于储存救火用水,马厩用于饲养传递信息的快马,还有守卫人员的住所等。这些设施的规模和配置因地而异,重要的烽火台甚至会有小型的兵营。
长城烽火台的分布密度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根据考古发现和历史记载,烽火台的密度并不是均匀的,而是根据地形和战略需要而变化。在平原地区,烽火台之间的距离可能达到10公里左右,而在山区,这个距离可能缩短到5公里甚至更短。
以明长城为例,在山西境内的一段长城上,考古学家发现平均每5公里就有一座烽火台。而在宁夏某些地段,烽火台的密度更大,每3公里就有一座。这种高密度的分布确保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准确性。
烽火台的守卫制度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通常,每座烽火台都有固定的守卫人员,称为"燧卒"或"烽卒"。这些人员通常由当地征召,经过专门训练。他们的主要职责包括观察敌情、发送信号、维护设施等。
在明代,烽火台的守卫制度达到了相当完善的程度。每座烽火台通常配备10至20名守卫,分为昼夜两班轮流值守。值守期间,他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准备发出信号。为了防止疏忽,还设立了严格的惩罚制度。如果发现守卫人员擅离职守或错误传递信号,轻则受到鞭刑,重则可能被处死。
这种严格的制度确保了烽火台系统的高效运转。在边境地区,烽火台守卫甚至被视为军中精锐,他们的表现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因此,烽火台守卫的选拔和培训都非常严格,通常要经过多年的实践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燧卒。
烽火台的建造与布局,体现了古人的军事智慧和工程技术。这些看似简单的建筑,实际上凝聚了数代人的心血和智慧,在中国的军事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烽火台系统在中国历史上的多次重大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其应用之广泛、影响之深远,远超现代人的想象。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明清之际,烽火台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兴衰更替,成为古代军事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春秋战国时期,烽火台系统开始在各诸侯国中广泛应用。其中,魏国的西河烽火系统尤为著名。公元前 352 年,魏国与秦国在上郡(今陕西榆林一带)展开激烈争夺。魏国在西河沿岸修建了一系列烽火台,形成了一条绵延数百里的防线。这个系统不仅用于军事预警,还成为魏国经营西北的重要依托。
在公元前 293 年的伊阙之战中,魏国正是依靠这套烽火系统,及时发现了秦军的进攻意图。尽管最终魏国仍然战败,但烽火台的作用使魏军有足够时间组织防御,避免了更大的损失。这场战役充分展示了烽火台在大规模战争中的重要性。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修建长城的同时,也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的烽火通讯网络。这个网络不仅用于军事防御,还成为帝国政令传达的重要工具。据《史记》记载,秦始皇能在极短时间内得知边疆的军情,正是得益于这套高效的烽火系统。
汉代是烽火台系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汉武帝时期,为了应对匈奴的威胁,朝廷在北部边疆修建了大量烽火台。这些烽火台不仅用于军事防御,还成为汉朝经营西域的重要依托。
公元前 119 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率军出击匈奴。在这次著名的漠北之战中,烽火台系统发挥了巨大作用。当汉军深入敌境时,后方的补给线靠烽火台来维持。烽火台不仅传递军情,还成为指引补给队伍的路标。正是有了这套系统的支持,汉军才能在茫茫大漠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唐代的安史之乱是烽火台系统面临的一次严峻考验。当叛军占领了部分烽火台后,朝廷的军情传递受到严重影响。为了应对这一局面,唐朝在烽火台的使用上进行了创新。他们开始使用更复杂的信号组合,并经常更换密码,以防止叛军破译。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烽火通讯的安全性,为唐朝最终平定叛乱提供了重要支持。
宋代的烽火台系统在抵御辽、金、西夏的入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澶渊之盟后,宋朝在与辽国的边界上建立了一系列烽火台,形成了一道"信息长城"。这些烽火台不仅用于军事防御,还成为监督互市贸易的重要工具。
元朝时期,蒙古骑兵的高速机动性对传统的烽火台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元朝在烽火台的设计上进行了改进。他们增加了烽火台的高度,扩大了信号的传播范围,同时还在一些重要地点设立了"急递铺",配备快马,以加速信息传递。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烽火台系统最为发达的时期。明朝在长城沿线修建了数以千计的烽火台,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的预警网络。这个网络在抵御蒙古、女真等北方民族的入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嘉靖年间的"庚戌之变"是明代烽火台系统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个典型案例。1550 年,蒙古军队突袭北京城,烽火台系统及时发出警报,使明军得以迅速集结,最终成功击退了敌军。这次事件后,明朝进一步完善了烽火台系统,增加了烽火台的数量,改进了信号方式。
然而,烽火台系统也并非万能。1449 年的土木堡之变就是一个反面教材。当时,烽火台确实发出了预警信号,但由于朝廷决策的失误,这些警报被忽视了。结果导致明军惨败,正统皇帝被俘。这一事件提醒我们,烽火台系统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技术,还取决于决策者的判断。
到了清代,随着火器的广泛使用和通讯技术的进步,烽火台的重要性开始下降。但在一些偏远地区,烽火台仍然在使用。例如,在清朝平定准噶尔叛乱的过程中,新疆地区的烽火台系统仍然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烽火台系统在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一种军事设施,更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烽火台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兴衰更替,成为连接古今的一座历史丰碑。
烽火台作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更在当代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些古老的建筑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成为连接古今的重要纽带。
在文物保护方面,烽火台的修复和保护工作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以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为例,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许多烽火台长期处于失修状态。近年来,随着文物保护意识的提高,各地政府开始重视烽火台的修缮工作。
在甘肃嘉峪关,当地文物部门采用了"原址保护、局部修复"的策略,对明代烽火台进行了系统性的修缮。修复团队不仅恢复了烽火台的外观,还尽可能保留了原有的建筑结构和材料。这种做法既保证了烽火台的历史真实性,又提高了其作为文物景点的吸引力。
山西省的平型关烽火台修复工程则采用了不同的方法。由于当地烽火台损毁严重,修复团队决定在原址旁重建一座仿古烽火台。这座新建的烽火台不仅还原了古代烽火台的外观,还在内部设置了互动展览,让游客能够亲身体验古代烽火传信的过程。这种做法虽然在文物界引发了一些争议,但无疑增强了烽火台的教育功能。
烽火台的修复工作也为考古学家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机会。在河北省怀来县的一座明代烽火台修复过程中,考古人员意外发现了一批珍贵的文物,包括明代瓷器、铜钱和军事文书。这些发现为研究明代边防制度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在旅游开发方面,烽火台正逐渐成为各地文化旅游的新亮点。许多地方政府将烽火台纳入长城旅游线路,开发出一系列特色旅游项目。
北京市密云区的司马台长城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这里的烽火台群不仅保存完好,还开发了夜间观光项目。游客可以在夜幕降临后登上烽火台,体验古代将士守卫边关的场景。这种独特的旅游体验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成为北京郊区旅游的热门项目。
陕西省的韩城市则将烽火台与当地的民俗文化相结合,开发出了"烽火传奇"实景演出。在这场演出中,演员们还原了古代烽火台守卫的日常生活,并模拟了敌军来袭时的紧张场景。这种融合历史、文化和娱乐的旅游项目,让游客在观赏之余也能深入了解烽火台的历史意义。
烽火台的文化价值也在现代艺术创作中得到了体现。近年来,多位艺术家以烽火台为主题创作了一系列作品。例如,著名画家张大千晚年创作的《长城烽火》系列水墨画,就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烽火台的雄伟和沧桑。这些艺术作品不仅丰富了烽火台的文化内涵,也为现代人理解和欣赏这一古老建筑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教育领域,烽火台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许多学校将参观烽火台纳入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体系和科技成就。
例如,河北省承德市的一所中学每年都组织学生到附近的金山岭长城参观烽火台。学校还邀请历史学者为学生讲解烽火台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历史的理解。这种寓教于游的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他们的文物保护意识。
在科技创新方面,烽火台的通信原理也为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启发。一些通信工程专家通过研究烽火台的信号传递方式,探索了在恶劣环境下的应急通信解决方案。例如,中国科学院的一个研究团队就以烽火台为灵感,开发出了一种基于光信号的远程通信系统,可在电力中断或网络瘫痪的情况下维持通信。
烽火台还成为了一些地方的文化符号和城市名片。例如,陕西省的延安市就将当地著名的宝塔山烽火台纳入城市logo设计,体现了这座革命圣地的历史底蕴。这种做法不仅增强了城市的文化识别度,也为烽火台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的途径。
随着科技的发展,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也被应用到烽火台的展示和教育中。例如,山东省的蓬莱市开发了一款烽火台主题的AR应用,游客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在现实场景中看到虚拟的古代士兵和烽火信号。这种创新的展示方式,让参观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烽火台的运作原理,大大提升了参观体验。
古代军事通信史
通信是保障军队指挥的基本手段,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古代中国,军事通信是采用什么手段来进行的呢?李白的诗《出白蓟北门行》,其中"虏阵横北荒,胡星耀精芒,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这些句子,多少描述了当时的真情实况。 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古代军事通信活动就已文字记载。最初采用的是原始的音响通信方式,人们借助锣鼓、号角等能够发出响亮声音的器物传递信息。据说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境内),边境每遇敌情,守将便命令戍卒击鼓,一站一站传声到殷都。
继商而立的周朝,普遍采用烽燧报警这种办法取代了前者。所谓"烽燧报警",是指古代各国从边疆到腹地每隔一定距离筑起一座土高台,台上树有桔皋,桔皋头上有装着柴草的笼子。每逢夜间遇警,守台人就点笼中柴草并把它举高,靠火光给邻台传递消息.称为"烽",白天遇警则点燃台上积存的薪柴,以烟示意,称为"燧",古人为了使烟直而不弯,远远就能望见,还常用狼粪代替薪柴.研以"燧"又别称"狼烟",烽燧制度的确立意味着中国古代已经出现了庞大而完善的军事通信网。它所传递的军事信息也具有相当的严肃性。周朝规定:天子举烽燧,各地诸侯必须马上领兵救援。不得耽误,西周末年,周幽王想博得褒姒一笑,不顾规定随意点燃烽火,欺骗各地诸侯前来勤王,结果真正遭到异族入侵时,无论烽火烧得多旺。也无援乓到达。衍出一段 "千金一笑,国破家亡"的悲惨故事。
为了用简单的烟火信号表达更多的内容,长期实践过程中,还摸索出许多详尽具体的使用办法。东汉木简《塞上烽火品》记载,当时朝廷制定有临敌报警和举烽火的联防公约。规定在匈奴入侵不同地方、人数、时间、意图、变动以天气异常的情况下,各塞如何举烽火,如何传递应合,发生错误如何纠正等等。因为烽火报警迅速及时的性能,直到明朝后期也没有其他方法可以替代,它也就一直沿用不衰,是我国古代军事通信的基本方式之一。
然而,再巧妙的锣鼓,再多变的烟火也无法完整表达深刻繁杂的军事内容。在发明文字并使之逐渐普及之后,依靠畜力(有时靠船或人徒步)传递军事文一书的通信方式慢慢占据了支配地位。我国早在殷商时代就有人乘车马输送文书,史称"驲传"。春秋战国之际,驲置(即后世的驿站)已经遍设于各国,每30里为1站(也有50里的),负责转送政治军事消息。秦汉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建立以后,在密布全国的公文转递系统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驿传制度。东汉以后,单骑马递代替了速度较慢的车传。信使手持赤白囊为标志,拍马飞驰,每天可行500里,若是日夜兼程,更能达1000里之遥。有了这个保证,偏远的地方官员想巴结皇帝,进贡龙眼、荔枝类容易变质的水果,也用驿骑昼夜传送,献入宫中,犹自鲜嫩如初。
唐朝把驿传直接隶属于中央兵部,由驾部郎中、员外郎管辖,充分显示了它的重视程度。宋朝更以士兵充当驿卒,全面实施军管。不过这时的驿传主要是官府的客运系统,而原来的紧急军情要件,改由新设立的急递铺传送。急递铺之设距离不同,25里一铺为最长,10里一铺为最短(为了加强对辽防御,宋辽边境的铺多在10里之内,有的仅1里)。通常每铺设铺长1人,铺兵12人。军事上重要的铺,兵卒多达100人。在传递速度上,宋朝比前朝稍慢,日行约400里。熙宁年间增设金字牌急脚递,以木牌朱漆金黄字,"光明眩目,过如飞电,望者无不避路,日行五百余里。"此外水路交通线和沿海地区还设有水递铺和水斥堠,乘船递送军事牒报。元代的急递铺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元人每10里、15里或25里设一铺,有铺长1人,铺卒5人,10铺设一邮长,京城则有总急递铺提领所,管理全国各地的急递铺。投送军事文书时,铺长须以文书到铺时刻记于封套上,然后用绢囊贮装,夹板夹好,再包以漆绢。铺卒悬铃持枪,夜晚则持炬火急行。所过之处行人车马闻铃远避,前铺铺兵也要赶紧出门等候,接受文书传往下一铺。明代急递铺管辖路程一率缩为10里,每铺有铺司1名,铺兵要路10名,并增添日晷,用来勘验公文到、传时刻。递送方法仿照元制。
清代是我国古代驿传制度最完备的时期,通信机构的名目也愈加繁杂。驿传掌于兵部车驾清吏司。下面主要分两大系统:一是铺,仅限于各省腹地走递军事公文,属于厅、州、县管辖,每铺设铺夫、铺兵。从北京到各省的铺,又叫京塘。二是军报站、军塘和台,是清政府出于三北地区边防需要,设立的专用军事通信网。军报站一路由京城西去接张家口、阿尔泰军台,传送北路军报;一路由山西、陕西、甘肃出嘉峪关,接西路军报;东北地区则负责当地军报。嘉峪关外(现蒙古、新疆等)另设台和军塘,连接北路军站。清代军事文书传递速度,分为日行400、500、600里几种,视情况由发出官司签明。
相关问答
【古代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作业帮
[回答]古代通信【概述】在远古时候,我国使用击鼓传递信息,最早当在原始社会末期.到西周时候,我国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邮驿制度.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政治...
古代如何用火弩传递消息?
古代使用火弩传递消息的方法简单直接。首先采用火线法,将一根草木头沾上能够燃烧的物质,点燃后放置弩筒内,然后加上一摞油浸布,点燃后,火焰从弩口射出,传递...
【古代也采用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如利用火光传递信息的烽...
[最佳回答]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和光在传播过程中都能发生反射,声音是机械波,而光属于电磁波,故ABD说法错误,C正确...
古代的通讯方式及特点-业百科
古代的通讯方式及特点,古代信息传递的方式有信件、驿站、飞鸽传书等等。特点:操作方式相对简单、单一;传递慢,不及时。受时间限制,受空间限制;受外界环境影响大...
古代通讯方式有哪些(写10个)?
烽火传军情:“烽火”是我国古代用以传递边疆军事情报的一种通信方法,始于商周,延至明清,相习几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汉代的烽火组织规模为大。在边防军事要塞...
古代最早的通讯方式是什么?
同时,要想利用飞鸽传书,就必须至少分开两群鸽子在两个地方训练,一段时间后将两群鸽子的地点互换,这样才能实现两点之间的信息传递。风筝通信在古代,风筝...两...
古人是如何通讯的,为什么?
交通基本靠走,保安基本靠狗,通讯基本靠吼。古代消息闭塞,通讯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我们聪明的祖先却有很多种方法来通讯,除了基本的邮递以外,还有信鸽。我们...交...
古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及其变化(不少于400字)_作业帮
[回答]古代:烽火、驿传现代:电话、信、电子邮件古代信息传递的方式:1.用候鸟,特别是鸽,雁等作传输工具2.作内馅的方式,如藏在鱼肚,饼类,包子等3.以特...
古代人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什么-152****2444的回答-懂得
烽火台、狼烟、邮驿、鸿雁、击鼓等。1、烽火台烽火台又称烽燧,俗称烽堠、烟墩、墩台。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系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
信息的古代说法?
1、烽火台“烽火”是我国古代用以传递边疆军事情报的一种通信方法,始于商周,延至明清,相习几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汉代的烽火组织规模为大。在边防军事要塞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