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照明
HOME
半导体照明
正文内容
古代关于光通讯 从烽火狼烟到飞鸽传书,古人都是怎么通信的?
发布时间 : 2024-10-06
作者 : 小编
访问数量 : 23
扫码分享至微信

从烽火狼烟到飞鸽传书,古人都是怎么通信的?

大家好,我是无线深海。

本期,让我们跳出技术的窠臼,来探讨下古人是怎么通信的。那么,废话不多说,我们这就开始咯。

烽火狼烟

北风嘶吼,沙尘漫天,马蹄声狂乱,狼骑猎猎飞舞,成群的敌人正在奔袭而来。

烽火台上,浓烟滚滚,直冲天际,数里外都清晰可见。随后一个又一个的烽火台燃起了狼烟,军情在不断接力中迅速传递。

这群在烽火台上烧狼粪的士兵,正是第一代的通信人。他们点燃的那一柱柱直冲云霄的狼烟,见证了数千年来,那一部部用血与火写就的诗篇。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烽火通信系统,作为当时军情传递最快速最有效的媒介,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从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就纷纷修建长城,上面密布烽火台,集防御和通信于一身。科技和实力的碾压,让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们闻风而丧胆。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最终,战国七雄都化作历史的烟尘,天下归于一统。始皇帝又开始北拒匈奴,将六国长城连起来再加以扩建,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绵延万余里,中间烽火台无数。

自此之后,各朝各代基本沿用长城和烽火台用于防御和军事通信。

到了汉代,还发展出了更为多样的烽火信号,包括烽、表、烟、苣火和积薪五类。依据敌人的多寡及远近,把敌情分为五品,敌情品级不同,烽火的组合品级也就不同,信号的次数和顺序也随之而变。

到了明代,除了烽火之外,还会放类似信号弹一样的烽炮,加快传递速度。比如:若见敌一二百人至百余人,举放一烽一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

这套系统极为优秀。汉代烽火的传递速度为一昼夜580公里,而明代烽炮报警的速度比过去的点烟法要快得多,一昼夜可达3500余公里。

想想看,从安南到北京的直线距离约为2300公里,假如西南边疆某地突发叛乱或者外敌入侵,不到一天时间,紫禁城里皇帝就知道了。

而如果骑马送信的话,由于地形崎岖加之路途劳顿,没有个把月是到不了的,而军情变化迅速,就算信送到了,里面的内容也早都失去了价值。

这简直是人类历史上光通信的杰作呀!

用烽火传递军情固然快,但它能承载的信息量却极为有限,仅能作为警报使用。如果中央政府想给偏远的某州府紧急下发个公文,使用烽火台肯定是不行的,这不就成了“烽火戏诸侯”了么?因此还是得人肉传递。

驿站飞驰

这就是“驿传制度”。

话说在古代,要跑得快就必须得骑马。马虽跑得快,但奔跑毕竟是高负荷运动,散热系统又跟不上,高速跑上一阵子就会身体过热,再不休息就会暴毙而亡。

因此就需要在各条大路上,每隔个几十公里就建一座驿站,里面配有好马好车,好吃好喝,专供送信人下马修整,片刻之后换一匹马继续狂奔,星夜兼程,不辱使命。

据记载,唐朝在最盛时,全国有1639个驿站,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二万多人,其中驿兵一万七千人。除了送公文,送个地方特供也是极好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到了宋代,出现了“急递铺”。急递的送信人的马脖子上系有铜铃,在道上奔驰时,白天鸣铃,夜间举火,撞死人不负责,铺铺换马,数铺换人,风雨无阻,昼夜不息。

南宋初年,岳飞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从前线召回临安,这里面的金牌可不是奖赏,而是急递铺在一站一站交接工作时,需要传递的金字牌,含有十万火急之意,拥有最高优先级。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原来在古代,快递就这么发达了呀!那我出门在外,给小情人写个信,送点本地土特产啥的,不也是手到擒来嘛。

您想多了!这些驿站可是国家花大力气建的内部通信专网,专门传递政府公文已经满负荷运转了,给皇帝的爱妃送荔枝那是没办法,算高强度加班。送私人信件?这点婆婆妈妈的小事哪有国计民生重要?

再说了,就算真能送,这驿差,马匹,还有驿站维护的巨额成本,岂是你这样的升斗小民能负担得起的?

因此,天各一方的两普通人要通信,就只能让同乡人,或者同行的朋友帮忙捎带。和平时期还好,遇到战乱,托人捎信更是难上加难。可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就连南宋著名诗人,壮志难酬的大将军陆游,在思念自己的情人唐婉时,也只能写词聊表相思之苦:一怀愁绪,几年离索,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也罢!烽火想都别想,驿站系统也不能用,那古代的普通人就真的没有其他办法通信了吗?

飞鸽传书

办法还真有。那就是“飞鸽传书”。

话说鸽子这种鸟极善飞行,速度可达70到110千米每小时,比马的60千米每小时要快得多。并且,空中飞行一切畅通无阻,不需要考虑地形因素,可以走直线,相当于把距离也缩短了。

如果能把鸽子驯化用来送信,效率肯定是极高的。一切还真这么巧,鸽子正好有一个特质,再加上一项独门秘籍可供利用。

最早,人们对鸽子的定位跟鸡差不多,就是养起来吃肉。后来有人发现,鸽子是一种极其恋家的御宅鸟,不管把它带到离家多远的地方的,只要一放出来,鸽子就迫不及待地煽动翅膀,踏上回家的旅程。

并且,就算家远在千里之外,鸽子也从不会迷路。这是因为在鸽子嘴巴上方,有一块由磁铁矿晶体构成突起物,可以感知地球磁场,并通过地磁感应来绘制回家的“地图”,我们称之为“磁场罗盘”。有了这样的神器,鸽子就可以跋涉万里,从容归巢。

聪明的人类想到,利用好上面这两点,就可以用鸽子来送信。

想象一下,当游子要出行时,老母亲不但准备好了马匹和干粮,还有一笼家里从小养大的鸽子。

在游子到达目的地之后,拿出一只鸽子,在腿上绑上一张字条:“儿已平安到达,勿念”,然后放飞鸽子。鸽子便带着回家的渴望高飞而去,最终将字条送达老母亲的手中。

这样一来,“飞鸽传书”就得以实现。

之后,游子每每想家,便放飞一只鸽子,直到所有的鸽子都已用尽。这下怎么办?除非老母亲能托人再带上一笼家乡的鸽子过去,否则这通信就没法继续了。

可以看出,飞鸽传书是单向的,鸽子只知道回家,不会在两个地方往返。并且,这种通信也是不可靠的,如果鸽子在路上被老鹰吃了,或者被嘴馋的小孩一弹弓打下来烤了,那要送的信也就丢了。

驯养鸽子的成本也很高,优秀的信鸽是非常珍贵的。对于有钱人来说,家里养一群鸽子,外出时带着用来报个平安,倒也可以。但对于穷人来说,还是炖了全家喝一顿鸽子汤来得实在。

因此,对于古代的普通人来说,用飞鸽传书的可能性也不大,这种通信方式也从未普及过。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东西,对于古人来说,无异于千里眼和顺风耳的魔法。

时代落幕

历史的车轮就这样滚滚向前,中国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惯性。到了清代,烽火报警和驿传通信还在继续沿用。

1840年,承平日久的清帝国终于迎来了敌人。但这次,长城上的烽火却没了用武之地。因为敌人并非像数千年以来,从北方的大漠汹涌南下,而是游弋于茫茫大海,用坚船利炮轰击帝国的南端港口。

随后,昔日纷纷向中央之国俯首称臣的“蛮夷”,这次露出了狰狞的爪牙,不断地撕咬着这个远古帝国那丰腴的血肉,最终打碎了她数千年来天朝上国的迷梦。

在这群“蛮夷”的老巢,欧亚大陆的最西端,一场社会和经济的革命正在进行,随之而来的是科技的爆发,电磁学的发展正在催生全新的通信方式。

大人,时代变了!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代通信是怎样的?

信息传递是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可或缺的,现代有手机、电话,古代是如何传递信息的呢?

古代诗文中,有不少关于书信的描写,因为通信也诞生了不少成语和故事,比如"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中的青鸟就是一个典故。

在《博物志》中记载,青鸟是西王母的使者,七月七日到了汉朝皇宫,来通报汉武帝,西王母要来和汉武帝相见,最后汉武帝和西王母共食了七个仙桃。

青鸟传书,还有鱼传尺素、鸿雁传书等除了都是古代关于通信的故事外,这些故事同样也代表着古代人们对通信的重视,以及对书信的渴望。因为在以前,很多父母盼望一封游子的家书却迟迟不能如愿。

1975年,我国湖北云梦县发现了一封先秦时代的家书,是两位弟弟写给哥哥的,两位弟弟都在打仗,他们在战争期间写下了这封家书。

最后这两位弟弟应该都没有回来,这位哥哥就将这封家书带进了墓地,家书总共只有527个字,却表达了两位弟弟对家里的关心,语言真挚动人,同时还给我们揭示了一段历史。

而这位将家书带进墓地的哥哥,可能都不知道两位弟弟最后是死是活,书信的传递太过缓慢,能收到一封书信已经是非常难的了。

在古代,书信传递,按照作用可以分为三部分,首先是军情传递,其次是官方文件传递,最后是民间书信传递。

一、 军情传递

军情传递最早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烽火传递,古代信息传递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军情传递,所以烽火是最早出现的传信方式。

在很多人意识中,烽火传信应该是周朝就出现了,毕竟有故事烽火戏诸侯为证,这个时间说对也行,说不对也行。

因为年代过于久远,对这方面并没有确切的记载,唯一能确定的就是烽火传信在先秦就已经出现了。

《墨子》中就有记载,当时烽火传信,白天则举烽,也就是点燃狼烟,夜晚则举火。白天的时候,火焰不明朗,离太远就看不见了,狼烟笔直而上,比较明显,夜晚则火焰比较明显。

烽火传信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烽火台,烽火台会从边疆一直修建到京师,隔一段距离修建一座烽火台,一旦有军情出现,就依次传递,最多一天时间,朝堂就会知道边境遇到袭击了。

但烽火传递也有缺点,就是无法传递语言信息,早期的烽火只能表明哪里发生了袭击,并不能确定敌军人数,直到后来,才逐渐形成了统一规定,用烽火的数量来确定袭击人数。

宋朝的时候,出现了一本名为《武经总要》的书籍,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对烽火使用有明确记载的书籍。

书中提到,敌军骑兵只是骚扰,人数五十人以上,五百人以下的时候,就点燃一炬烽火,如果敌人进攻,或是人数在五百人以上,三千人一下,就放两炬烽火。

如果人数千人以下,五百人以上,而且还准备进攻,或三千人以上,就要点燃三炬烽火,一旦人数过万,就点燃四炬烽火。

通过这样的规定,国家中枢就可以根据敌情做出相应的应对,来进行战争准备。

但烽火传递还是有些太过简略了,所以飞鸽传书和驿站就出现了,飞鸽传书是古代非常好用的一种传信方式,经过训练的信鸽可以准确地传递一些比较简略的信息。

但信鸽也存在问题,首先信鸽传递的信息并不是很多,而且很容易被发现,或出现各种意外,导致军情泄露,所以信鸽传递的信息都是不太重要的情报,以及很简略的情报。

信鸽的不足被驿站给弥补了,驿站早在秦朝以前就出现了,秦朝统一六国之后,疆域变大了,信息传递也更加困难。

为了信息传递的迅速,秦始皇修建秦驰道,然后每隔一段路程修建一座驿站,用以传递信息,驿站实际上就是一个个站点,准备了马匹,传递情报的人换马却不休息,以求以最快的速度传递情报。

这种传递方式时间往往要好几天时间,但胜在详细,是古代最主要的传递信息的方式。

二、 官方通信

官方传递信息,其信息没有军情紧急,但也很重要,而且信息还需要详细,所以也是通过驿站传递的。

传信的官吏通过骑马来传递信息,也就是信使,如果不急,还可以不太急着赶路,到了驿站休息一下,但如果是紧急的书信,就要星夜兼程,到了驿站换一下马匹就出发。

《周礼》中曾记载,驿站分为三种类型,从出发开始,走十里一个驿站,这是庐,只提供饭食,然后再走二十里有一个驿站,有住宿的地方,再走二十里又有一个驿站,叫做市,市可以更换马匹,以及换一些赶路必需品。

《孟子》中甚至提到,圣人学问的传播,驿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驿站的出现,是时代的一大进步,因为有了驿站,信息的快速传递,才让领土疆域得以扩大,如果信息无法快速传递,古代根本没有办法统治过大的疆域。

通过驿站传递信息,还有不同的分类,其中军情最为紧急,官方情报分不同情况视之,比较紧急的信息,一路上任何人都不得阻拦。

《梦溪笔谈》中曾记载,木牌红漆金字的信使,一路人任何人不得阻拦,一天能够传递五百多里,也就是二百五十公里,这样的速度在当时是非常快的。

驿站在古代一直都非常重视,直到清朝的时候,驿站才开始发生变化,新兴的民信局开始成为通信的主要方式。

三、 民间书信传递

民间书信传递也是信息传递中的一大分类,"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代民间书信传递非常困难,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依靠亲友来传递信息的。

一般听到谁要回家乡,或是路过自己的家乡,就纷纷写信给家里带过去,但这样的传递却有大的不便,友人一旦出现意外,家书就无法传到了。

而且这样的家书还有泄密的几率,一旦写的是比较私密的书信,很可能被友人看到,非常不安全。

到了明朝,民间开始出现了一个叫做民信局的机构,这并不是官方机构,而是民间私人机构,专门为了传递书信而存在。

在传递的时候,收取传信人的一定报酬,这就是中国最早的邮局了。

民信局传递的不仅仅是书信,还包括包裹、银钱等,民信局不想私人,都有信誉保证,所以大家也都愿意通过民信局传递家书,民信局也渐渐发展起来了。

到了清朝,民信局规模达到了巅峰,特别是道光年间,民信局成为了最大的私人传信机构,官府的一些信息有时都是民信局传递的,民信局成为了最主要的书信传递机构。

到1934年,民国取缔了这个存在几百年的机构,用现代的邮政系统取代了民信局。

如今,虽然电话、手机已经出现了但邮政系统依然是我国最重要的传递体系,不管多么偏僻的地方,都有邮政的站点。

总结

不管是语言还是文字,都是为了信息的传递,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军情的快速传递,可以让边关及时得到支援,政府信息的传递,可以让国家及时发布政令,统治广大的国土,民间信息的传递,是情感的传递。

我国信息的传递一直都在发展和完善,虽然近代我国在通讯方面落后了一些,但如今已经起头赶上,邮政站点遍及全国,超过了全世界大多数国家。

我是小楚,一个有态度°的文史科普作家。欢迎您的关注、点赞、收藏、评论四连。

相关问答

【古代有哪些记事和通讯方法】作业帮

[最佳回答]记事:结绳、壁画(岩画)、甲骨文、石刻、筑器(青铜铭文、陶器)等通讯:声音(如:吹号、擂鼓、鸣金(进、退兵)等)、旗帜(打旗语)、烽燧(分白天、晚上)、...

以前通讯不发达的时候,古人是用什么来通讯的呢?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通讯,来感受一下几种经典的古人通讯方式,其实现代很多人都曾用过,对比现代的电子通讯,我们远比古人幸运得多。一.有事你就“铛铛铛”最开...

(不超过25个字)一提起光通信,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中国古代的...

[最佳回答]一种利用光导纤维传递光信号的通信方式叫光纤通信。(意对即可)

古代的通讯方式及特点-业百科

古代的通讯方式及特点,古代信息传递的方式有信件、驿站、飞鸽传书等等。特点:操作方式相对简单、单一;传递慢,不及时。受时间限制,受空间限制;受外界环境影响大...

古代的通讯方式都有哪些?

古代的通信方式是以肢体语言、口耳相传。以及后来产生的驿站、烽火。主要方式有:驿站、飞鸽传书、烽火通信。这些方式传递信息速度慢、形式单一、精准度很低。...

古代的通讯方式都有哪些?

[最佳回答]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通过简单的语言、壁画等方式交换信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用语言、图符、钟鼓、烟火、竹简、纸书等传递信息,古代人的烽火狼烟...

古代没有电话、电报、手机,人们如何进行远方的通信?

看到这个问题,突然想起了木心先生的一首诗——《从前慢》,里面写到:“从前的日子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在交通靠走,通讯靠吼的古代...这...

古代最早的通讯方式是什么?

同时,要想利用飞鸽传书,就必须至少分开两群鸽子在两个地方训练,一段时间后将两群鸽子的地点互换,这样才能实现两点之间的信息传递。风筝通信在古代,风筝...两...

古代通讯方法是什么?

竹信。用竹筒制成雁的形状,中间夹着书信,或直接在竹木上刻上文字图案进行传信。1飞鸽传书。将信件系在鸽子的脚上,然后传递给要传递的人。驿站传信。...

古代的通信方式和现代的有什么不同?

古代通信方式与现代通信方式在传播媒介、传输信息量大小、传输时效与效率和传输距离等方面有区别:1、传输媒介不同。古代通信诸如飞鸽传书、烽火狼烟等是通过...

 共和国密码法日期  项目可研报告 
王经理: 180-0000-0000(微信同号)
10086@qq.com
北京海淀区西三旗街道国际大厦08A座
©2024  上海羊羽卓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  程序由Z-BlogPHP强力驱动
网站首页
电话咨询
微信号

QQ

在线咨询真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服务

热线

188-0000-0000
专属服务热线

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微信交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