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通讯
HOME
光通讯
正文内容
临海永光通讯 临海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 : 2024-10-06
作者 : 小编
访问数量 : 23
扫码分享至微信

临海的前世今生

三国吴黄武、黄龙年间(公元222—231年),分章安县西部及永宁县部分境域置临海县,以县境临海山而得名。

三国吴少帝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分会稽郡东部置临海郡,隶扬州,初治临海,寻徙章安,辖章安、临海、始平、永宁、松阳、罗阳(后改安阳)、罗江7县,境域远及闽北。是为台州建郡之始。

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始平县为始丰县;分鄞县800户、章安县北部200户置宁海县,属临海郡,又改安阳县为安固县。

西晋太康四年(公元283年),分安固县置始阳县,不久改称横阳县。罗江县改属晋安郡。是时,临海郡辖章安、临海、始丰、宁海、永宁、松阳、安固、横阳8县,隶扬州。

东晋太宁元年(公元323年),分临海郡南部永宁、松阳、安固、横阳4县置永嘉郡。临海郡辖章安、临海、始丰、宁海4县,后世台州辖境大致形成。

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分始丰县南乡置乐安县(今仙居)属临海郡。

南朝宋太初元年(公元453年),临海郡属会州。

南朝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临海郡属东扬州。

南朝宋大明三年(公元459年),罢东扬州,以其地为王畿,属之。

南朝宋大明五年(公元461年),宋孝武帝更历阳王陈子顼(xū)为临海王,建置临海国,国都章安, 临海国辖原临海郡地。

南朝宋大明八年(公元464年),罢王畿,复立扬州,扬州还为东扬州,临海国属东扬州。

前废帝永光元年(公元465年),省东扬州比并扬州。临海国属扬州。

南朝宋泰始二年(公元466年),江州刺史刘子勋称帝,陈子顼的长史孔道存等挟子顼起兵响应,但不久被刘彧击溃,陈子顼被赐死,国除,临海郡属扬州。

南朝齐永明十一年(公元493年),立曲江公萧昭秀为临海王,临海国国都章安,临海国辖原临海郡地。

南朝齐隆昌元年(公元494年)春,正月,丁未,改元,大赦。加临海王昭秀为荆州刺史。

南朝梁普通五年(公元524年),分扬州、江州置东扬州,临海郡属东扬州。

南朝梁(公元502--557年),临海郡尝改赤城郡,寻复旧。

南朝陈永定三年(公元559年),寻省东扬州,并属扬州,临海郡属扬州。

南朝陈天嘉三年(公元562年)六月,以会稽、东阳、临海、永嘉、新安、新宁、晋安、建安八郡置东扬州,临海郡属东扬州。

南朝陈光大二年(公元568年),尚书仆射到仲举、中书舍人刘师知等谋夺陈顼权,不成,均被杀。陈顼以宣太后名义宣称文帝遗志,废黜皇帝陈伯宗为临海王,自立为帝。临海国都章安,临海国辖原临海郡地。

南朝陈太建二年(公元570年)四月,临海王陈伯宗(废帝)死,国除。临海郡属东扬州。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灭南朝陈,废郡,并临海郡各县入临海县,属吴州总管府处州。

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置临海镇,迁县治于大固山。属处州(十二年改称括州)。

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州为郡,临海县属永嘉郡。

隋义宁二年(公元618年),吴兴太守沈法兴叛,改临海县为海州。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杜伏威平李子通,改海州为台州,州治临海县,以境内有天台山而得名,台州之名自此始。

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辅公祏叛。地属公祏。

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贼平,仍置台州,属之。

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又将始丰、乐安、章安3县并入临海县。

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改隶括州都督府。

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复分临海县置始丰县。

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分临海县东北部置宁海县。

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年)九月,改永宁县为黄岩县,以县西黄岩而得名。

唐明皇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台州复称临海郡领临海县 。

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临海郡复称台州隶浙江东道 。

唐中和三年(公元883年),隶义胜军。

唐光启三年(公元887年),临海镇杜雄反僖宗。因令主郡政升为德化军。德化军与台州同治今临海市区。

五代 台州属吴越国(公元907--978年),临海县随属之。

北宋,属两浙路台州。

南宋,属两浙东路台州。临海曾经作为南宋的陪都,一时间很多皇宫贵族来此居住,赵巷就是原来宋朝赵氏皇族的居住地。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改台州为台州路,置总管府,治临海,县属之。

元末明初的首位农民起义领袖方国珍据温、台、庆元三地,传于临海北固山建国称王时曾建造天坛。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在和朱元璋部队交战失败几次后,方国珍主动提出投降,朱元璋改台州路为明朝台州府,治临海,县属之。

清沿袭明制,府治临海。

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属浙江省绍台道台州府。

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属浙江省宁台温海道台州府。

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属浙江省台海道台州府。

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属浙江省宁台道台州府。

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属宁台道台州府。

自唐至清,郡、州、路、府均治临海。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府、州、厅制,存道,县属会稽道。

16年(公元1927年),废道,临海县直属省。

21年(公元1932年)6月,置台州第六行政督察区,驻临海。9月改为第五行政督察特区。

22年(公元1933年),第五行政督察区改为第四特区,驻海门,属之。

24年(公元1935年),第四特区改台州为临海行政督察区,驻临海。

25年(公元1936年),再改台州为第七行政督察区,驻临海。

26年(公元1937年),第七行政督察区由临海移驻海门。

29年(公元1940年),回驻临海。同年7月,撤南田县,划临海东北部山场、小雄、浬浦、沿江等乡镇和宁海一部分置三门县。

30年(公元1941年),督察区又移驻海门。

31年(公元1942年),驻临海。

37年(公元1948年)5月,再改台州为第六行政督察区,驻地临海,县属之。

1949年5月29日临海解放,建立临海县人民政府。同年10月10日,第六专区改称台州专区,驻临海县,辖临海、黄岩、天台、仙居、温岭、三门、宁海7县及临海城关、海门两直属区。

1950年5月,撤销临海城关直属区,划归临海县。

1954年5月,撤销台州专区,临海等3县划属宁波专区。

1957年7月13日,复置台州专区,驻临海。辖临海、黄岩、温岭、天台、仙居、三门、宁海7县。

1958年10月4日,台州专区复撤,三门县分别并入临海、象山两县。12月撤销台州专区,临海等4县划属温州专区。

1961年7月3日,临海县双港区划归仙居县。

1962年4月,复置台州专区,驻临海,县属之,并分置三门县。辖临海、黄岩、温岭、仙居、天台、三门、玉环7县。

1963年6月14日,仙居县双港区划回临海。

1978年10月改称台州地区,驻地仍为临海县。

1980年7月,临海县前所公社划归海门特区。

1982年1月,临海县沿海公社划归椒江市。

1984年12月19日,划临海县章安、黄礁、梓林、杨司4个乡镇及大汾乡的横田、横蒋、五四、七年4个行政村划归椒江市。

1986年3月,撤销临海县设临海市。

1993年2月,台州地区仍驻地临海,辖临海、椒江、黄岩、温岭4市和天台、仙居、三门、玉环4县。

1994年8月2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台州地区和县级黄岩市、椒江市,设立地级台州市和县级椒江区、黄岩区、路桥区。市人民政府驻椒江区,属台州市。

西晋临海郡地图

当前临海市地图

台州的前世今生(四)--临海

三国吴黄武、黄龙年间(公元222—231年),分章安县西部及永宁县部分境域置临海县,以县境临海山而得名。

县治今临海市区,取名临海,有人认为它“东临大海”,但历代所修的方志则大多认为因县境有临海山而得名,目前比较倾向于今北固山(另外一种观点指今城西北10公里永丰镇三江村的白马山)。

三国吴少帝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分会稽郡东部置临海郡,隶扬州,初治临海,寻徙章安,辖章安、临海、始平、永宁、松阳、罗阳(后改安阳)、罗江7县,境域远及闽北。是为台州建郡之始。

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始平县为始丰县;分鄞县800户、章安县北部200户置宁海县,属临海郡,又改安阳县为安固县。

西晋太康四年(公元283年),分安固县置始阳县,不久改称横阳县。罗江县改属晋安郡。是时,临海郡辖章安、临海、始丰、宁海、永宁、松阳、安固、横阳8县,隶扬州。

东晋太宁元年(公元323年),分临海郡南部永宁、松阳、安固、横阳4县置永嘉郡。临海郡辖章安、临海、始丰、宁海4县,后世台州辖境大致形成。

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分始丰县南乡置乐安县(今仙居)属临海郡。

南朝宋太初元年(公元453年),临海郡属会州。

南朝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临海郡属东扬州。

南朝宋大明三年(公元459年),罢东扬州,以其地为王畿,属之。

南朝宋大明五年(公元461年),宋孝武帝更历阳王陈子顼(xū)为临海王,建置临海国,国都章安, 临海国辖原临海郡地。

南朝宋大明八年(公元464年),罢王畿,复立扬州,扬州还为东扬州,临海国属东扬州。

南朝宋前废帝永光元年(公元465年),省东扬州比并扬州。临海国属扬州。

南朝宋泰始二年(公元466年),江州刺史刘子勋称帝,陈子顼的长史孔道存等挟子顼起兵响应,但不久被刘彧击溃,陈子顼被赐死,国除,临海郡属扬州。

南朝齐永明十一年(公元493年),立曲江公萧昭秀为临海王,临海国国都章安,临海国辖原临海郡地。

南朝齐隆昌元年(公元494年)春,正月,丁未,改元,大赦。加临海王昭秀为荆州刺史。

南朝梁普通五年(公元524年),分扬州、江州置东扬州,临海郡属东扬州。

南朝梁(公元502--557年),临海郡尝改赤城郡,寻复旧。

南朝陈(公元557--589年) 又改章安郡,寻又改临海郡,临海郡属扬州、东扬州。

南朝陈永定三年(公元559年),寻省东扬州,并属扬州,临海郡属扬州。

南朝陈天嘉三年(公元562年)六月,以会稽、东阳、临海、永嘉、新安、新宁、晋安、建安八郡置东扬州,临海郡属东扬州。

南朝陈光大二年(公元568年),尚书仆射到仲举、中书舍人刘师知等谋夺陈顼权,不成,均被杀。陈顼以宣太后名义宣称文帝遗志,废黜皇帝陈伯宗为临海王,自立为帝。临海国都章安,临海国辖原临海郡地。

南朝陈太建二年(公元570年)四月,临海王陈伯宗(废帝)死,国除。临海郡属东扬州。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灭南朝陈,废郡,并临海郡各县入临海县,治章安,属吴州总管府处州。

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置临海镇,迁县治于大固山。属处州(十二年改称括州)。

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州为郡,临海县属永嘉郡。

隋义宁二年、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吴兴太守沈法兴叛,改临海县为海州。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杜伏威平李子通,改海州为台州,州治临海县,以境内有天台山而得名,台州之名自此始。

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辅公祏叛。地属公祏。

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贼平,仍置台州,属之。

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又将始丰、乐安、章安3县并入临海县。

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改隶括州都督府。

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复分临海县置始丰县。

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分临海县东北部置宁海县。

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年)九月,改永宁县为黄岩县,以县西黄岩而得名。

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分宁海县与越州的贸卩县地置象山县,属台州。

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隶江南东道。

唐明皇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台州复称临海郡领临海县 。

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临海郡复称台州隶浙江东道 。

唐肃宗二年(公元761年),改始丰县为唐兴县。

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象山县改属明州。

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改隶浙江西道。

唐中和三年(公元883年),隶义胜军。

唐光启三年(公元887年),临海镇杜雄反僖宗。因令主郡政升为德化军。德化军与台州同治临海。

五代 台州属吴越国(公元907--978年),军、州、县名仍旧,县属之。

北宋,属两浙路台州。

南宋,属两浙东路台州。临海曾经作为南宋的陪都,一时间很多皇宫贵族来此居住,赵巷就是原来宋朝赵氏皇族的居住地。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改台州为台州路,置总管府,治临海,县属之。

元末明初的首位农民起义领袖方国珍据温、台、庆元三地,传于临海北固山建国称王时曾建造天坛。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在和朱元璋部队交战失败几次后,方国珍主动提出投降,朱元璋改台州路为明朝台州府,治临海,县属之。

清沿袭明制,府治临海。

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属浙江省绍台道台州府。

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属浙江省宁台温海道台州府。

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属浙江省台海道台州府。

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属浙江省宁台道台州府。

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属宁台道台州府。

自唐至清,郡、州、路、府均治临海。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府、州、厅制,存道,县属会稽道。

16年(公元1927年),废道,临海县直属省。

21年(公元1932年)6月,置台州第六行政督察区,驻临海。9月改为第五行政督察特区。

22年(公元1933年),第五行政督察区改为第四特区,驻海门,属之。

24年(公元1935年),第四特区改为临海行政督察区,驻临海。

25年(公元1936年),再改临海行政督察区为第七行政督察区,驻临海。

26年(公元1937年),第七行政督察区由临海移驻海门。

29年(公元1940年),回驻临海。同年7月,撤南田县,划临海东北部山场、小雄、浬浦、沿江等乡镇和宁海一部分置三门县。

30年(公元1941年),督察区又移驻海门。

31年(公元1942年),又回驻临海。

37年(公元1948年)5月,再改第七行政督察区为第六行政督察区,驻地临海,县属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5月29日临海解放,建立临海县人民政府。同年10月10日,第六专区改称台州专区,驻临海县,辖临海、黄岩、天台、仙居、温岭、三门、宁海7县及临海城关、海门两直属区。

1950年5月,撤销临海城关直属区,划归临海县。

1952年10月,宁海县改属宁波专区。

1953年6月,分玉环县境洞头、大门诸岛另建洞头县,属温州专区。

1954年5月,撤销台州专区,临海、天台、三门3县划属宁波专区,黄岩、温岭、仙居3县及海门直属区划属温州专区。

1956年3月,仙居县改属宁波专区,海门直属区撤销,改为黄岩县属区。

1957年7月13日,复置台州专区,驻临海。辖临海、黄岩、温岭、天台、仙居、三门、宁海7县。

1958年10月4日,台州专区复撤,三门县分别并入临海、象山两县。12月撤销台州专区,临海等4县划属温州专区。

1961年7月3日,临海县双港区划归仙居县。

1962年4月,复置台州专区,驻临海,县属之,并分置三门县。辖临海、黄岩、温岭、仙居、天台、三门、玉环7县。

1963年6月14日,仙居县双港区划回临海。

1978年10月改称台州地区,驻地仍为临海县。

1980年2月,把城东、城南、西郊三个直属公社和花园区的蒋山、汛桥两个公社划出,建立城郊区;同月,全县有10个区、68个公社、2个镇。

7月,临海县前所公社划归海门特区。

12月27日,白水洋公社分为白水洋、上官、上峰3个公社;张家渡公社分为张家渡、大岙2个公社;爱国公社分为爱国、大岭2个公社;仙人桥公社分为仙人桥、孔丘2个公社;文宜公社分为文溪、宜塘2个公社;管岙公社分为管岙、大山2个公社;西部公社分为西郊、八迭2个公社;桃渚公社分为桃渚、北涧2个公社。

1982年1月,临海县沿海公社划归椒江市。

1984年1月24日,小溪公社分为小溪、香年2个公社;

5月更楼公社分为更楼、河南2个公社;黄礁公社分为黄礁、玉岘2个公社,西岑公社分为西岑、长岐、长甸3个公社,滨海公社分为滨海、新城2个公社;

6月,沿溪公社分为沿溪、居溪、许岭3个公社。

4月,实行政社分设,公社改称为乡,乡设乡政府和乡经济联合社。原章安区的龙南乡划入桐峙区,溪口乡划入杜桥区。大田、东塍、东洋、上盘、涌泉、白水洋等6个乡改称为镇。

12月19日,划临海县章安、黄礁、梓林、杨司4个乡镇及大汾乡的横田、横蒋、五四、七年4个行政村划归椒江市。

1985年5月22日,从杜桥区划出上盘、市场、头门、滨海、新城等5个乡镇,从桃渚区划出连盘乡,建立上盘区。尤溪、张家渡、河头三乡改称为镇。

1986年1月,撤销城郊区,原城郊区的行政区域并入城关镇。将城东、城南、西郊3个乡改成办事处,归城关镇管辖。

3月,撤销临海县设临海市。

7月,撤广营、溪路两乡,大岙乡并入张家渡镇、河南乡并入更楼乡。

12月30日撤销西岑乡、杜岐乡,建立红光镇。

1987年2月,相继把大山乡并入涌泉镇,山舟乡并入尤溪镇,上官乡、上峰乡并入白水洋镇。

1989年12月把许岭、居溪2乡并入沿溪;孔丘乡并入仙人桥乡;撤销桃渚乡、北涧乡,建立桃渚镇;宜塘乡、文溪乡合并为文宜乡。

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区建制消失。全市撤了11个区,扩并为30个乡镇,即大田镇、东塍镇、邵家渡乡、仙人桥乡、小芝镇、河头镇、沿溪乡、岭景乡、张家渡镇、更楼乡、康岭乡、爱国乡、白水洋镇、双港镇、黄坦乡、尤溪镇、涌泉镇、红光镇、水洋乡、上盘镇、市场乡、连盘乡、杜桥镇、川南乡、溪口乡、东洋镇、桃渚镇、小溪乡、汛桥镇、城关镇。

1993年2月,台州地区仍驻地临海,辖临海、椒江、黄岩、温岭4市和天台、仙居、三门、玉环4县。

1994年8月2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台州地区和县级黄岩市、椒江市,设立地级台州市和县级椒江区、黄岩区、路桥区。市人民政府驻椒江区,属台州市。

1994年后,水洋乡被批准为水洋镇。

1996年,全市面积2203平方千米,人口约106.6万人。辖17个镇、13个乡:城关镇、大田镇、上盘镇、小芝镇、尤溪镇、水洋镇、双港镇、东洋镇、东塍镇、白水洋镇、红光镇、汛桥镇、杜桥镇、张家渡镇、河头镇、桃渚镇、涌泉镇、爱国乡、沿溪乡、岭景乡、连盘乡、更楼乡、邵家渡乡、市场乡、仙人桥乡、小溪乡、川南乡、黄坦乡、康岭乡、溪口乡。市政府驻城关镇。

1997年,邵家渡乡被批准为邵家渡镇。调整后,临海市辖18个镇、12个乡。

2001年1月21日,浙政函[2001]11号批复同意临海市城区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城关镇、小溪乡建制。同时将大田镇所辖下洋岩、庄头、前江、西林、塘里、桑园、洛河、柘溪、双田、梅岙、狮云、麻地头12个村和邵家渡镇所辖开石、桥东、西新3个村改由临海市直辖。

(1)设立古城街道办事处,以原城关镇东湖、鹿城、巾山、古楼、西郊办事处的地域范围为行政管理范围,区域面积95平方千米,辖49个居委会、33个村,驻鹿城路295号(原城关镇驻地)。

(2)设立大洋街道办事处,以原临海经济开发区、原大田镇所辖下洋岩等12个村和原邵家渡镇所辖开石等3个村的地域范围为行政管理范围,区域面积42.5平方千米,辖8个居委会、30个村,驻五家殿村。

(3)设立江南街道办事处,以原城关镇城南办事处和原小溪乡的地域范围为行政管理范围,区域面积84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39个村,驻向阳路。

2001年12月21日,浙政函[2001]269号批复同意临海市行政区划调整:

(1)撤销红光镇、水洋镇建制,合并设立沿江镇。沿江镇辖46村,驻水洋村(原址)。

(2)撤销张家渡镇、爱国乡建制,合并设立括苍镇。括苍镇辖47村,驻括苍路1号(原张家渡镇址)。

(3)撤销更楼乡、沿溪乡建制,和古城街道的八叠、岙东、岙西、里柱、龙潭坑、坑头、下鲁、方山头、渡头、留贤10村合并设立永丰镇。永丰镇辖78村,定址留贤村。古城街道管理范围调整为23村、12社区居委会,驻鹿城路295号(原址)。

(4)撤销大田镇、仙人桥乡建制,以原仙人桥乡的行政区域和原大田镇的浚头、桐岩岭、上西辽、瓦窑山、牌前、下曼、姜岙、岭脚、江根、东坑、西溪、黎明、小坑、枫林、黄泥坦、谷岙、南城、两头门18村合并设立汇溪镇。汇溪镇辖37村,定址浚头村。

(5)撤销东洋镇、连盘乡,将原东洋镇和原连盘乡的连盘、永兴、盈峙、公平、浦后、四联、三联、里鱼、珊瑚、双联、岙里、新桥、英雄、岩下、中城、山南、塘坤、屯峙、新山、陈家、武坑、武坑闸、白箬峙、冬瓜山、石桌塘、后面山、南港27村与桃渚镇合并。桃渚镇辖80村,驻顺南村(原东洋镇址)。

(6)撤销双港镇、黄坦乡建制,与白水洋镇合并。白水洋镇辖145村,驻白水洋村(原址)。

(7)撤销川南乡、溪口乡、市场乡建制,将其和原连盘乡的东连、知建、花山、应山塘、肯步、兰江塘、岙底陈、塘里洋8村并入杜桥镇。杜桥镇辖123村、6居委会,驻前王村(原址)。

(8)撤销康岭乡建制,并入东塍镇。东塍镇辖68村,驻康西村(原址)。

(9)撤销岭景乡,并入河头镇。河头镇辖60村,驻河头村(原址)。

(10)将原大田镇其余行政区域(下高、下街头、横街、上街头、大脉岭、白筑、孔岙、田圳、白石、横溪、方家弄、砟溪头、双山、下汇头、大田刘、大田桥、桥坑、谢家岙、石门、大屋、山里、山前、岭下、岭里、岭外、岭坑、云溪、双狮、双庙、庙洋、上彭、上沙、寺后、青田、朝阳、下沙周、下沙马、下沙屠38村,浦山、花园2居委会)改由临海市政府直辖并设立大田街道办事处。大田街道办事处的管理范围为38村、2居委会,驻河东路36号(原大田镇址)。调整后,临海市辖杜桥、白水洋、汛桥、邵家渡、桃渚、东塍、沿江、括苍、涌泉、小芝、上盘、尤溪、河头、永丰、汇溪15镇,城区设古城、大洋、江南、大田4街道。

2002年,临海市辖4个街道、15个镇,21个社区、8个居民区、1053个行政村。

2004年1月,全市辖5个街道、14个镇,29个社区、1053个行政村,共1098341人。

2012年末,全市总面积2171平方千米。总人口117.85万人。辖5个街道、14个镇:古城街道、大洋街道、江南街道、大田街道、邵家渡街道、汛桥镇、东塍镇、汇溪镇、小芝镇、河头镇、白水洋镇、括苍镇、永丰镇、尤溪镇、涌泉镇、沿江镇、杜桥镇、上盘镇、桃渚镇。市政府驻古城街道东方大道99号。

临海县自三国吴黄武、黄龙年间(公元222—231年)置县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1986年,存在约1755--1764年。

临海县:

治临海约1755--1764年;

治章安(其时临海县即为原临海郡,代表台州)均约2年(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十一年<公元591年>)。

临海郡(代表台州)自三国吴少帝太平二年(公元257年)置郡至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最后一次代表台州称临海郡,郡治均在章安,存在约348年。

临海王国(国都章安)南朝时期至少存在约8年。

临海镇自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置临海镇,嗣后为临海县及台州州、路、府治所。1912年称赤城镇,1914年分南山、北山镇。1949年为城关区,1950年撤销。1956年为城关镇 ,2001年临海城关镇撤销。

临海镇存在时长如按随清灭亡算,大概存在1320年。

西晋临海郡地图

清代临海地图

民国35年(公元1946年)临海地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当前临海市地图

相关问答

姜氏字辈表-汇财吧专业问答test

[回答]1、唐朝姜公辅主修姜氏统总谱合大成派字辈:“世运承先泽光华继后如家国文明远廷贤任尔思一邦登政仕永绍吉人图三伯从公久天壁可为谟子能辉前志兆泰...

姜氏字辈表-汇财吧专业问答

[回答]我知道一个老姓姜佳氏,祖籍长白山阿鲁查城,后居锦州杏山。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三世祖哈什太、爵瑚图、胡什布奉命调往盛京,复拨凤凰城驻防,于凤凰...

 玛丽莱珠宝  电容式触摸屏 
王经理: 180-0000-0000(微信同号)
10086@qq.com
北京海淀区西三旗街道国际大厦08A座
©2024  上海羊羽卓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  程序由Z-BlogPHP强力驱动
网站首页
电话咨询
微信号

QQ

在线咨询真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服务

热线

188-0000-0000
专属服务热线

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微信交流
顶部